返回

人在大理寺,开局还王妃清白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2章 重磅消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严治话音刚落,褚安平便表态道:“老臣也同意,特事特办,诸位同僚莫要太过死板。”

    大理寺卿施正安,刑部尚书孔令贤,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张栋梁,也连忙跟着表态表示同意。

    这些大佬都表态了,事情已经无法往回,其他诸臣都是见风使舵之辈,也都纷纷表示同意。

    就这样,事情就这么定下了。

    全程乾武帝都没问秦羽同不同意接收御林军,也没说具体调多少御林军,这无疑是在告诉群臣乾武帝早就跟秦羽商议好了,在给秦羽造势。

    秦羽无所谓,像是个小透明一样站在最后一排不言不语。

    群臣以为今天临时召开大朝会就是为了此事,现在事情定了下来就该结束了,结果乾武帝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。

    “大乾立国至今尚未设立三公,中书省和内阁也未曾设立,究其原因乃是立国之时天下未定人才空缺。

    如今我大乾人才济济,诸位臣公也是久经考验经验丰富,是时候立三公,设立中书省和内阁了。

    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所有大臣的眼睛都亮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之臣,更是眼中精光爆射,就连秦羽也感到有些意外,心中打起了小九九。

    大乾说是沿用前朝三公九卿,中书内阁的政体。

    但立国之后,乾武帝为了****未曾任命三公,也没设立中书省和内阁,以以至于群臣之中官员品阶最高的就是六部尚书和九卿,都不过正二品而已。

    整个大乾就没有正一品官员。

    三公是指丞相、太尉和御史大夫,都是权倾朝野之辈,没有哪个朝臣不想坐这个位子。

    中书省,负责统御六部。

    内阁里的诸位大学士,虽然没有直接施政的权力,但却可以直接跟三公一起参政议政,能影响三公和中书省的施政和皇帝的决策,更是荣耀和地位的象征,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职位。

    如果皇帝对内阁足够倚重,甚至能压中书省一头。

    这下议政殿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,所有人都表示同意,并且称赞乾武帝圣明。

    秦羽见状暗暗冷笑。

    无非都是为了功名利禄罢了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乾武帝打算怎么安排自己。

    见群臣都没有反对意见,乾武帝笑道:“既然如此,那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,褚安平。”

    褚安平出列,拱手道:“朕便任命你为御史大夫,你可愿意担此重任,做我大乾第一位御史大夫?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朝褚安平投去羡慕的目光。

    如此殊荣,没有道理拒绝。

    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,褚安平几乎没有做任何思考,直接拒绝道:“陛下,臣垂垂老矣,精力已经大不如前,如此重任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。”

    乾武帝闻言脸色微沉,深深的看了褚安平一眼,以不容拒绝的语气道:“褚爱卿,你统领都察院多年,御史大夫之职非你莫属!”

    褚安平眼皮子跳了跳,只能躬身领命。

    “老臣谢陛下!”

    乾武帝点点头,又道:“严治,当年朕南征北战打这天下时你就主管军队后勤,立国后又统筹安排大乾军队,太尉一职非你莫属,你不会也拒绝吧?”

    严治啪的一下拱手道:“陛下委以重任,岂有推诿之理?老臣多谢陛下信任,定不负所托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乾武帝满意的点了点头,称赞一声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议政殿所有大臣的耳朵都竖了起来,精神高度集中。

    御史大夫,负责监察百官,协助丞相处理政务,并监督太尉,责权极其重要。

    太尉,负责全国军事事务,是整个大乾的最高军事长官。

    而真正权倾天下之人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,乃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。

    按理说,现在该定下丞相的人选了。

    乾武帝扫了群臣一眼道:“至于丞相之职,朕打算设立左右丞相两人,人选暂时没有考虑好,诸位臣公可上折子推荐人选。”

    闻言群臣都是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御史大夫和太尉都定下了,唯独左右丞相没有想好,玩呢?

    不过也好。

    总算是有机会让自己支持的人上位了,很多大臣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。

    秦羽结合前世看过的无数部朝堂争斗的电视剧,结合乾武帝如今的安排,额头逐渐冒出了冷汗。

    该死的!

    今日这一幕,乾武帝怕是已经谋划了多年了吧?

    老奸巨猾啊!

    就在他思索之时,乾武帝又道:“御史大夫褚安平,太尉严治,中书省和内阁的人选就由你们两人来拟定,吏部全力配合,对了,在丞相之位和中书省以及内阁没有组建起来之前,你们原本的职责不变。”

    褚安平和严治,以及吏部尚书华钦田连忙领命,许多大臣的目光顿时

第102章 重磅消息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